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我要考上大学 让生活好起来

[?? 大河报 ??] 作者:
2017-05-08 08:18:02 |
 
 鲁丽丹和爸爸一起给妈妈喂药,爸爸腰疼,不能蹲着,只能跪在地上
  这一箱子药全是鲁丽丹的妈妈吃掉的

  父母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嵩县16岁男孩鲁转成主动辍学外出打工供妹妹读书,工资只有2800元的他,每月最少寄回家2000元。
 
  他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想在外打工挣钱补贴家里,学个技术、有个饭碗,一直把妹妹供到读完大学。
 
  今年春节后,这个小男子汉病了,他14岁的妹妹鲁丽丹就跑去深山摘野果卖钱,还主动包揽了家里的家务活、农活。
 
  【困境】
 
  “有余钱就买药没余钱就扛着
 
  先保证娃上学”
 
  鲁丽丹的家在伏牛山北麓大山环抱之中的洛阳市嵩县纸房镇毛沟村,黄土混着麦秸砌成的墙面有不少裂缝,后墙根因雨水常年冲刷,越来越薄。
 
  鲁丽丹的父亲鲁根红扶着墙壁、佝偻着腰,从屋子里挪动到门口。这个51岁的中年男人头发花白,眼睛里布满血丝,穿着破了洞、裸露出棉絮的夹克,裤子膝盖处沾满泥土。“我年轻时背矿石落下腰椎间盘突出,后来手术失败,弯不下腰,二三十斤的东西都拿不了,连地里的草都得跪在地上锄。”
 
  他的妻子张彩芹则僵坐在椅子上,脸朝向屋外,眼里无光、面无表情。她自打出生起便看不到外面的世界,2015年冬天又突发脑梗塞,因治疗不及时导致全身瘫痪。
 
  家里4亩望天收的薄田,播种收获都得雇人帮忙,再算上养蜜蜂的收入,能勉强顾得住一家人吃喝。鲁根红红了眼把头转过去说:“彩芹有高血压,每天最少要吃两次降压药;俺妈瘫痪在床十多年,每天也得吃药,去年年底才过世;我这腰疼病,有余钱了就吃点止痛药或贴个膏药,没余钱了就扛着,得先保证俺儿俺闺女上学。”
 
  【自强】
 
  为妹妹上学为补贴家用
 
  16岁哥哥外出打工
 
  看病、买药尚捉襟见肘,供俩孩儿上学谈何容易。鲁根红说,起初俩孩儿住校,生活费一周下来就得100元。去年暑假,儿子鲁转成想买自行车省下点路费,就趁暑假去河北打工,但再没回来上学。
 
  鲁根红颤抖着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儿子寄回的钱他一笔笔都记着,除了第一个月寄回600元外,其余每月最少2000元,最多时有2600元,而鲁转成每个月的工资也才2800元。
 
  但今年春节后,鲁转成就再没往家里寄钱,“俺儿说总是胸闷,医生检查发现是窦性心律不齐,可能是常熬夜造成的。”鲁转成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自己在河北一个饭店上晚班,中午12点上班,晚上12点下班,工作也不轻松:“那时候,俺奶、俺妈瘫痪在家,俺爸干不了农活,家里肯定供不起两个人读书,我就想在外面打工挣钱补贴家里,学个技术、有个饭碗,一直把妹妹供到读完大学。”“他也只是个16岁的孩子啊。”鲁根红低着头,说自己愧对儿子。
 
  【温暖】
 
  好心人向这家人伸出援手
 
  平日里,只要鲁丽丹周末回家,家里的家务活儿基本都是她独自完成。做饭、洗衣服,帮母亲洗脚、擦拭身体,甚至收玉米、收麦子等这些农活儿她都能干。
 
  鲁丽丹说,给母亲喂药的时候是自己最难过的时候,“俺妈偏瘫,舌头发硬,只能吃流食,喂药时只能把药片化成水往嘴里灌,药味很苦,俺妈说不出话,只发出‘哼哼’的哭腔……”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我怎么样才能让这个家的日子好过起来。”顿了一下,她说,“我觉得考上大学可以,这是哥哥告诉我的。”
 
  鲁丽丹觉得,生活正在慢慢变好。现在,鲁丽丹进入嵩县思源实验学校读初一,这所由香港言爱基金会和嵩县人民政府出资共建的学校专门划出名额招收像鲁丽丹这样的寒门子弟。在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下,鲁丽丹免除教科书费、杂费,每个学期还能领到600元生活补助。伙食费也比此前便宜得多,鲁丽丹的早餐、晚餐各2.5元,午餐仅需要1元,并且每餐都是吃饱为止。
 
  思源实验学校校长张庆民说,学校为鲁丽丹募集了1870元的资金,以及棉衣、鞋子、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还指派学校德育处干事王晓飞对她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
 
  4月28日,在毛沟村村委会大院,村干部张秋军指着墙上张贴的低保公示册说,村里给鲁丽丹的父亲和母亲都办了低保,每月共补助400元,“一家两份低保,这在毛沟村是独一份儿。”而鲁转成目前也已回到老家医院看病,他说,待检查结果出来,如果没有大碍,自己还要外出打工挣钱。
 
  如果您想帮助这家人,请和鲁根红联系,电话为0379-66413125,或联系河南商报记者,电话为13103810388、13783635192。

责任编辑:xwzb

浏览次数: 次

相关阅读: